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御书阁 www.yushuge.com,大汉天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这繁花似锦的城市街道上,真是色相无边!a若就只是一种受缘起境灭的动物,那么他就不是人了!他的感官就只是一堆机械零件了的,毫无意义。所以a除了受缘起境灭之外,他的注意力开始被一个女孩吸引住了,他的眼光停留了下来,终于是找到了一个可以持续观测的对象。我们可以设想那个女孩是因为衣服穿得太暴露,而突然在a面前走光了的。a突然间看到了这一幕,这使得他全身的感官都发生了有趣的反应,假设他和这女孩是面对面站着的,而这时,他的鼻子嗅到了这女孩的一种异性的香味,他的舌头甚至也开始流口水,秀色可餐嘛!他的耳朵听到了女孩正在打手机和别人说笑的咯咯咯的笑声,他有过一阵的脸红感觉,他的身体在看到女孩蹲下去暴露出女性的某个点时,有一根东西在身体下面莫名其妙的坚硬起来,他的想象能力也出来作怪了的,他开始在脑海里搜索记忆中的信息,有关绪如此类的性的幻想能力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以致于联想翩翩。事情到了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a正在想的是什么了的,他的所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由缘起之象调动了起来!但是这却不是就可以似那些过眼云烟一样就也立即境灭了的。他可能就此一见钟情了,然后他暗恋了那个女孩,最后他继续目送那个可爱的女孩离开之后,a独自行走在了大街上,他的眼睛已经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感到兴趣了,他脑子里有的就是挥之不去的那女子的影像,他可能开始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创造传说了,他开始构想各种各样的奇遇,希望能够再见女子一面,而他就这样走着走着,可能还在暗暗下定决心,回头审视了一次自己的过去,然后展望了一次自己的将来,将未来自己可能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与那女子联系了起来,在此我此时,他希望自己能够改变现在的这种境况,他希望一切都再好点,以致于可以有能力去爱那女子,找到他的钟爱对象。直到这里,他的这个自我完全主控了自己的意识。

    以上的解释只是我们一般的解释,正是我们自以为就是如此了的事情,其实还有更隐藏着的更多真实没能被我们发现和感知,就因为我们有了一个自我意识的存在,这个自我意识非常霸道的控制着我们大量的感知意识,并且自认为是唯一的和封闭的且最孤独的,所以我们每一秒里都在这个自我意识的控制下再也看不清有关生活事件中的许多实相。

    我们所说的实相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我们每一秒都不能停止思想意识流的活动。(这个结论我在诺亚方舟里有大量的论述)由这可推论:我们不在实境时就必入梦境中。而且因为我的构成中有三个我,一个叫本我,主控意识的是自我意识;一个潜我,主控意识的是梦境;还有一个隐我,主控意识的是信息流。所以三个我的存在也说明了,我只是个非我,我不单是有一个可以保持着完整的自我认识的自我意识,还有大量的非我存在着。

    所谓的非我,就是指出现“我不是我”的精神状态,而这种非我状态的出现是因为自我意识与三个我中的其它两个我,或者与他我发生冲突关系后产生的否定自我的意识矛盾。

    第二、我所正在想着的可能并不是我所要想的。

    认识这点后是让人觉得非常恐怖的,它说明了,可能就是我们的思维都不是真实的!你的即时点上的一个想法在出现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很可能就只是一种缘起即灭的信息流的刺激引起了你的一个想法的出现。也可能是你的自我意识被现实境况压迫后伪装起来了的扭曲了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是为了合适现实境况需要而折衷妥协得到的,甚至你自己都被自己欺骗了,认为自己就是你认为的那个样子的人。而你真正的想法已经被埋藏了起来,放在了潜我这收容所里,在梦境时分才突的出现刺痛你的心灵。

    第三、根据集的概念,我们甚至可以得出一个非常神奇的结论

    所有的人似乎都是有着共同的思维的,而且每个人都在和别人有着所谓的心灵感应“我”瞬时出现的某种想法总会被某些人也同时的产生,而在我的所有的想法中,有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那个封闭着的自我自己思想起的,而是因为事件集的到来引起纠结,从而别人在瞬时出现的某种想法,其实我也感知到了,并且错把别人的这些想法也错意识成了是自己的想法。

    有关“我”的实相就是这样的了。非我才是实相!而所谓的自我,我所坚持认为是自己,只是缘于错觉的认识——认为自己的精神意识是被封闭的灵魂,没人可以真正的了解我的心灵,所以我被所谓的孤独感觉欺骗了。其实“我”属于一个事件集中,而且每一秒的“我”都在某一全事件集里,我是他、他是我、我是所有人、所有人也都是我。这种仅仅是最正常的联系却被“自我意识”主控了精神后隐藏了起来,成为了有关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的神秘事件。其实,实相就是这样。人的心灵普遍的在发生着感应,而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有一个能够彻底封闭和独立的灵魂!

    我也曾经迷惑过,比如说: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自我意识?而选择将自己独立出来完成封闭的孤独灵魂感觉的?这真的是很难理解!曾经拥有的普遍心灵感觉与“我”、“他”不分、共同为我为他的意识状态为什么要被进化选择作隐藏状态?

    我思考后认识到,这也许和人类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有关!在我这儿有一个口口相传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的古人是不会死的,他们就象蛇一样会蜕皮(也许古人们认为蛇因为有蜕皮再生的本领,是故不会死!人类的始祖母女娲就被传说成了是人首蛇身的形状)但是,人在活了九百九十九岁后开始蜕皮再生时却要经受非常巨大的痛苦,因为每当人蜕皮到了眼睛的位置时,人就痛苦得生不如死!于是终于有一天,人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巨大的痛苦了,他们就向神祷告:“我宁愿只活一百岁死去!也不愿再忍受长生不死而蜕皮带来的最大痛苦了。”于是神满足了人的愿望,人就不能够再长生不老了。

    这个神话很有意思的说明,人类是种多么脆弱的动物!他因为有了一种对幸福的感受能力,特别是有了对痛苦的巨大感受能力之后,在他感觉到痛苦时,他甚至选择死去也不愿继续痛苦下去。所以佛教看出了人生就是苦,这是很智慧的!而佛法提出灭苦之道,也是很伟大的。我们可以从许多的影视镜头里看到,每当剧情在描述有关通灵事件时,那个所谓的通灵者都是显得非常痛苦的,夸张点的甚至会全身发抖和抽搐甚至昏厥。虽然神话和影视作品都不被人们看作是正当的论证材料,但是对于那些宣称有通灵能力并且体验过通灵事件的人来说,通灵还真的是一件很很痛苦的事!我们也可以这样想的,假设人还没有自我意识出现,他不知道还有一个自我存在,这时的状态就是“我不是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许在人类古老的时候曾经出现过,而且还是一种常态!这时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我,而这种心灵融合程度就象现在的通灵者那样,他们可以彼此感应到内心的痛苦,于是,实际上这时的人类是不会有一天是感觉到幸福的!因为在每一天里,必定会至少有一个人是处于痛苦的状态的,而很不幸的是,任何一个人的痛苦都会感染到所有的人去感受,而我们从日常经验中已经得知——人们对快乐的感受总是短暂的,而痛苦的感受则能够保持非常长久!所以人类是不可能选择人人都痛苦的状态作生存模式的,于是发展出自我意识,以孤独封闭起自己的心灵就成了最迫切的进化动力了。所以说,人们之所以错误地认为心灵感应是种特异功能,完全是出于保护自己,而建立自我意识也是出于此种原因,自我意识的存在就是为了封闭自己心灵的,阻止别人的苦受或乐受不经自己同意就干扰和摧毁我。很讽刺的是,人类因此发展出了语言和文字能力用以精致和细微化自己的意识能力,以此加固自己的自我意识,并且创造了社会组织形式,进化出逻辑思维模式,然而意识的这种精致与细分化能力却也同时将人们的痛苦感受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人们在拥有了自我之后,不但是没有灭苦,而且是更加剧了痛苦。这似乎只是一种失败的进化!原始人痛苦时就会大哭,他们没有文字语言去说明得更详细点有关自己痛苦的感受,然而到了近代,一个有关痛苦的说明的词语已经不足以去表达了,一个人痛苦时,可能是不再用哭泣去表达了,而是可以写成一部小说!痛苦就是这样,你越是简单的去处置就越是陷入无明的痛苦中,若你不知道自己痛苦的是什么东西!这恐怕就似那个神话传说那样了,倒宁可死去也不想要这样的痛苦生着。但是当你知道了自己的痛苦是什么后,你想熄灭了这痛苦,你用了更多的意识表达能力去越是细微地刻画出自己的痛苦,那痛苦就更加痛苦。灭苦的办法在心理学上曾经解释成心理疏导和减压泄愤的办法,似乎心理就是这样——我们把那被称之为痛苦的东西看作成是一种积压着的执着的东西,是一团乱麻的东西,然后我们通过把它张开、理顺、象水流那样排泄出了体外,然后我就没有痛苦了。这个方法确实有效也有用,然而却只是种错觉和误解。

    这涉及到有关痛苦的根源的问题,上面说的心理学办法都只是一时之法,叫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那你就得不断的去痛苦然后不断的去灭,到了最后,这种灭苦的办法反而也成为了一件苦恼不堪之事了的。所以说,关于灭苦之道,佛教才是伟大的集成者,它的法理所教灭苦之道是从痛苦的根源入手,修得觉正智慧后才真正的算是从苦的根源上灭了,从此之后就不用再去反复的灭了。

    那么什么才是痛苦的根源?佛教说人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恶行路,本身就是最大的痛苦事!为什么这样说呢!想一想就明白了的,人为了自我(请注意我的这个自我的概念不是指自私利己的单面的自我,这个自我概念在许多佛子中总是错以为就是自私的自己。)而奔波劳碌了一生,这就叫“终生只恨聚无多”结果终是有一日两眼一闭就西游了,所有在世间的名啊利啊真的是一点都带不走,而为了什么呀?要如此劳苦一生,结果一切都空了,这就叫“待到多时眼闭了”所以佛教我们说空门法,讲的就是要人们认识到人生的最大痛苦是空无,是由在世间的贪执痴领念着名利场浑浑沌沌地过了不知觉醒的无明的一生,到头来终是死去成了空。是故佛教认识到了这个痛苦的根源后,创立了西方净土界,让死后的人们有个继续往生的天国去处,而宣扬佛法僧三宝,告戒世人要了却烦恼根,从死后的最终极的关怀上去引导世人们处于在世时就能够灭了苦。学了佛后,参得了正果——就是有了这些的佛法认识后,从而达到了一种禅境人生,不再去为人生的各种得失再去斤斤计较和患得患失,而是念一声南无阿尔徒佛,求得菩提心,入了三觉道,不再来轮回。

    4、灭苦能成为种技能吗

    人有六根识,人就有六痛。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能够产生出六痛,成为苦的六入处。不过人们一般都以为痛苦只是种心理压力,似乎所有的意识感觉都只是大脑的一种功能,比如给人身体打麻药、或吃兴奋济都能够消除人的痛苦。甚至还有了许多僵尸的传说,人似乎只要切断了一些有关记忆痛苦感觉的神经与大脑的联系,然后就可以完全灭苦了!如果让你选择灭苦后成为僵尸!你还会选择去灭苦吗?若只是为了自修利己的目的去修炼佛法进行灭苦,恐怕这修炼之人最终就只是能够成为僵尸,而不是成佛了的。

    在这里,我们很有必要仔细地去剖析有关人类痛苦的根源和它的主体。而我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也必定是“集”的思想。

    根据“集”的思想,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集,而且必定不能够存在只自我存在的孤独状态,他甚至努力建立自我意识去封闭起自己的心灵事件,也不能够保证他就存在一个真正封闭的灵魂。

    在佛法中人的存在被看作是五蕴的存在,也叫五受阴,包括指人具有质能活动能力的色受阴,和人具有精神能力的四无色阴——受受阴(人具有的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想受阴(人具有的记忆流与意识印象能力);行受阴(人具有的逻辑思维能力);识受阴(人具有的认知能力)。人就是通过了眼耳鼻舌身意六入处与外界发生了联系,然后引起人的五蕴变动,从而产生了苦受与乐受或不苦不乐受这三种感受。因为在佛法眼里的世界是一个尽是无常的世界,它空无且变幻不定!而人也是尽是处于非我的状态,似乎每一秒都是在受缘起境灭的信息玩弄。是故佛法提出了灭苦之道,称之为:“常作无常观、无我想、无念处”然后才能证道。

    有些后世法师就据此提出了以禅修打坐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常作无常观、无我想的学佛法门。

    以“集”的思想去看,人的这个集被后世法师们都错解释成了一个残缺的破漏的集了。所以们必须先要清楚明析地描述出人的这个集的完整意义性来。

    从一个人的自体来看它是一个集,这个集包括了三个层次,自上而下处于最顶点的有一个由自我构成的本我,这个本我是处于社会意义上的,而且是处于三个我中的主控地位形成的主我,以逻辑思维为主要意识。也称自我。还有一个叫潜我,是主导梦境的潜意识层次的我,以潜意识、隐喻思维为主,主要收藏一些心理被负累后的压抑性意识。而还有一个处于最大层面的隐我,这个我是三个我的基础,而且还是三个我建筑时的起岸。这三个我构成一个人的自体的集,(这在诺亚里,我有详细的论述)而一个人的自我也是由一个集构成的,人的所谓自我也包括三个我的存在,一个是来自过去的,被保持了记忆印象成型的“去我”还有一个是展望未来或因现在即时缘起产生的未来趋势出现在了幻想能力中的、幸福感受中的“未我”再有一个我就是即时点上的这个“此我”了。去我和未我都叫“彼我”

    而以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来看,人也是处于环境的某个集中的,而且这些集不止一个的圈套住人,还一个接着一个的环环相扣,这使得人这集在社会生活中变得了非常的复杂,特别是某个事件的到来,对于个人看去,好似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后意志行为所发生的独立事件,实际上却总是在社会环境事件集之中,总是有好几个集共同作秀后才产生了的最终结果。

    我们设想每个集都似个泡泡那样裹拥着,那么吹得最大的那个泡泡就是那个最终要破灭的那个泡泡,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认为处于自己个体位置观想到的某一个事件的发生其实都是一个泡泡的幻灭。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事件——每件事情的到来都是一个事件集和许多事件集发生泡泡后产生的灭幻。这个定义已经与佛法最接近了,也最接近实相。

    由此,我们再去解释这个世界为什么是个征兆的世界?因为每一件事都是一个集,并且被许多事件集包含着,所以任何一件事到来时都会对所有处于这个集内的人或事产生干涉作用,从而使得处于这个集内的或集外的人或事都或多或少的产生扰动,而最被这个集事件产生最大决定性作用效果的人就叫“事件中人”意思就是指那个正在经历发生着事情的那个人。而还有更多的人是叫做“事件外人”他们似乎只是处于观感状态,实际上他们也是事件中人,只是他们没有成为这个集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或最大受益人,是故错觉以为自己就是事件外之人,实际上他也在同一时间内或早在时间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波动作用性,已经形成所谓的征兆或天机的形式表露出了自己的被事件扰动性。关于天机出现的时间性问题可以这样解释:为什么会有预兆出现?因为某一事件集暴发时,它的源点可能是在非常遥远的一个时空点上,类似所谓的蝴蝶效应。所以当这个事件集通过一系列的事件集波动到某个最终的事件中人时,其他的所谓事件外人其实早就已经被波动性干涉到了,而他们处于事件中人被事件集波动到的前面,是故就成为了所谓的通灵者或征兆人,相应的那个通灵者或征兆人所处的集都可能显示出所谓的预兆天机功能。而这一切都因为事件集具有的相似性使得彼此可以解读,而解读方法则是具有隐喻性,非逻辑线性。

    苦也是个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弄明白佛法的真正意义,也才能灭苦。在解释这苦之集前,我想先讲个平常的例子,就拿我们每天的睡眠来说。

    每一个人应该都有过一种美妙的体验,那就是赖床!一个人不愿意醒过来,想继续睡下去,这种情况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件了的,然而有人曾经想过吗?是否会有那么的一秒里,你竟然希望自己一直睡下去,再也不醒来了。仔细分析这个事件中的苦乐关系集能够让我们想明白许多人生真谛。其实类似的体验还有很多,似醉酒体验、濒死体验、甚至吸毒、精神失常的幻觉体验,这些体验的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叫做“无意识体验”这些体验总是显现出一种巨大的似是幸福的感觉,总是能够使得人能够超脱于痛苦之上,似乎说明了人类的痛苦根源其实就是“我思故我苦”!人的自我意识正是人的痛苦之源。而在得到这些无意识感觉的体验后,人们就获得了某种解脱的感觉,似乎又在说明,人们要想达到灭苦就只有体验到“无我”的境界。

    赖床时,人的意识是一片空蒙的,他的一晚所经历的体验就只有梦境,而在梦境里,他是没有主我意识的,他日常里的那个自我并不能够主导他的梦境,所以他在经历了一晚的潜意识精神状态后,睡醒时的那一秒还是处于无我的状态。在这一秒里让人去赖床的并不是他的身体的劳累,而正是某种灭苦了的超脱感受——无我状态的美妙!就那么的一秒,在他醒来后,他就立即发现自己又回复了自我感觉,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存在,于是人世间名利场和七情六欲的绪种烦恼根就被调动了起来,他立即感觉到了一种苦楚,这种痛苦也许并不是很明显的让他自我去感知,但是他的自我这时却是希望自己能够再睡下去,再睡下去!以致于总有智者会意识到——就让我永远沉睡了吧,那就得永远的解脱了。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婴儿更容易嗜睡!我们说他们的身体比较容易疲累,倒不如说是他们比大人们更乐于沉浸在了无我的梦境中去感受那种无苦的美妙解脱感觉!

    醉酒的人发现被酒精麻痹的感觉非常美妙!那种感觉被叫做一醉解千愁。实际上人处于醉酒状态时就是处于一种无我的状态,他自己不能够通过禅修学佛打坐达到无我状态,而是通过使用酒精达到,也获得了一种解脱苦的感受。

    濒死体验过后的人都无一例外的说明那种死亡时的感觉都显明非常美妙,其实那只是种无我的状态的美妙。所以佛法说无我才是解脱之道,这是非常正确的。

    而怎样在人的清醒状态下去达到无我?而又怎样做才能达到拥有灭苦的技巧?这就是佛法的美妙了。不借助任何药物作用,不去自杀死去而能灭苦,这就有关苦集。在佛法中,人的六根就是个苦集,而人要在清醒状态下得到无我意识,就需要先断除六识根,然后才能入寂,最终达到涅槃。

    学佛禅修、打坐入寂达到无我状态,然后直通涅槃之道完成灭苦,这说来容易,要成就真的佛陀就比登天还难了的!因为这世间的一切都是被造物主设计得了那么的美妙,不让人去怀疑它的任何真实性。人的五取蕴又是那么的一秒不停的在运转着轮回之道,人被世间的所有感觉牵绊住了智慧的醒悟,看不到四大皆空的佛法实相。在你看到动物被人类屠杀时,你想到了假若动物会说话,这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世界了吗?当你看到狮子在捕杀牛羊时,你想到了一个疑问吗?“牛羊为什么不会反抗?假若它们反抗,那么世界又会变成怎样子?”为什么地球上就只有人类是智慧生物?这不奇怪吗?而我们既有所谓的实境又有梦境存在,为什么我们在梦境里能够无所不能,在实境里却万事不能啊!实境和梦境之间难道只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分界线,就没有相互交集着感应并且融合着的边缘?心灵和实体事件中又有多少的神秘是没被我们解读的实相!解开这一切的智慧就是我写这一篇哲学文章的目的。

    5、梦境和实境都是一个共同的实相集,其实我们没有所谓的梦境和实境之分

    因为传统的物质概念,使得我们以为精神和物质是对立存在的两种存在形式,但是在我们以集的观念去理解后,便会发现,其实所谓的物质和精神现象都只是集的现象,并没有很清晰明显的分界线。同样的,所谓的梦境和实境都只是集的产生与幻灭过程,我们只是假设了所谓的实境的存在,然后才有了所谓的梦境或虚拟境界的出现,假若我们假设梦境或虚拟境界才是实境,那么就明白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分别了的,就如同一个沉睡于梦境中的人,他是分辨不出自己是否是处于了梦境之中的。然而我们在这里要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我们的自我意识要确实所谓的实境就是实境了呢?也可以这样的问——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一开始不将现在认为是梦境的境界确定为实境?而后面的一个问题显然是多余的!因为我们的祖先从一开始就是以梦境制造的神话传说的虚拟境界开始缔造社会意识体系的,巫术和祭师掌握着当时人类社会的话语权,并且确立了以神人为实在的一个并没有什么实境与梦境严格分辨的世界。在那时,死去了的人还在,每个人做的梦都可能是一种预言,幻境中看到的听到的可能都是实在的神的召示。所以我们说,人类一开始并不是以现在的所谓实境开始确定世界秩序的,正是后来人类的个体意识进化发展,个体的人进化出了强大的自我意识后,梦境才与实境清晰地划分出了界线,并且不再相信所谓的梦境与幻境,并且到了近代还制造出了虚拟境界,在一个光电技术支撑着的庞大的影像世界里,我们却是越来越怀疑自己现在的判断力了,一个再次赶回梦境之实的认识又在苏醒。所谓的自我,我已经定义了,是由彼我与此我构筑成的集。这个定义是很伟大的,因为它让人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时间观念始终是我们整个存在的基础。这个此我就是即时的我,而彼我包括去我和未我。是故我们为什么说这个自我是进化出现的呢?我们由古人们不分实境与梦境的事实就可以知道了的,古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严肃区分的世界,死去的我、转生的未来我、和现在的我都在一个佛教轮回的因果关系网中,在他们的意识中,神是超越生死的,所以穿越过去或超越未来对于古人们来说并不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这些却正是神们最正常拥有的法力。越是古老的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是不发达,他们以群体意识为根本主控意识,直到了封建时代,人们还需要有君主皇帝制度来领导人类社会的建筑——这个皇帝的出现也是一个人类的个体意识进化至顶点后的产物——也只有这个皇帝才是个真正的拥有绝对的自我意识的人!呵呵,人人都想当皇帝,所以现代人就进化出了自我意识了。所以说只有我们现代人才拥有最强大的自我意识,而这个自我意识的确立就是以三个我的严格区分开始的,而且它还必须是要对存在的时间流有着一个整体的、持续的和延展的理解与认识。上面的分析都是说明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不是说在古代人那里就没有人有自我意识!而是说只是到了近现代,人的自我意识才普遍被确立。

    上面的概念或者都不能让人感觉兴趣,然而如果实境与梦境之间是一体的,是有共同的动力基础的,或者说它们是可以彼此转化的,有一些神秘的大门四处打开着,这就让人欣喜若狂了的!因为这也许就是神的秘密。是所有宗教传说与神话故事的起源。这两个世界的大门如果是一直打开着的,那么谁不想找到它并且用梦境去控制了实境呢!能够实现化幻为实或叫无中生有的人——就是神了!

    精神与物质那有什么的根本性区别呢?它们就只是存在的两面,这个存在我们就叫它集。关于精神与物质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我在诺一书里有着详细的论述。人类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后来到了近代才认为精神与物质具有根本性区别,得出了所谓的唯心论与唯物论调,其实近代人得到的错误认识是因为自我的出现,在欺骗了我们的存在意识的感觉。

    所谓的精神,如果仅指我们人类的存在意识,那么再以人这尺度去辨别世界,我们就没法得出上面的结论,因为假若你要说一块石头也是有精神意识的,那么你就可能被关进精神病院。如果你说精神指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那么你就向我上面的观点靠拢了一步!因为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几乎上和一只蚂蚁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人类种族上的科技优势并没有比得上绪如病毒、微生物等生命的进化优势强大。假若你再细想,认为精神就是指一种逻辑思维,那么你实在不能确定蜜蜂建造蜂房运用的思维方式是不是就比我们去画设计图和计量差了些?我们其实还在怀疑——是不是就只有人类才有思维的?假若我们用佛法去看动物界,我们就能够发现——越是低等的生命就越是一种“缘起境灭”的现象,就似一刹那、一刹那的在改变着的风,而越是观察一些物质内部最基础的质能运动方式——如量子级别后,我们就越是发现了混沌才是这个世界的本源。佛教就是基于发现大量事物与现象都具有的这种无法确定有序和恒定形态性叫做“无常”这是一个真理性的认识。然而这种认识只是在把人类的存在意识作为观察尺度后才得出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无常”就是人类无法以精确明晰的意识去感知认识的事物或现象。有些佛子错误的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纳为无常,甚至“我”的存在也叫无常!要知道,若“我”只是个无常的存在,那么“我”就不能还在这儿学习佛法的了!就应该是和那些绪如变形虫那样只受刺激反应简单进行捕食活动。也不可能有人能够写得出系统的佛经教义来。这是个最好的驳斥。所以说,就如量子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的区别那样,我们观测这世界也应该放弃经典的眼光,经典的思维方式是总想要为世界确立有序性和恒定性,总是想要为自我意识获得一种精确性与明晰性,总是想要寻找到规律性和可逆性,而佛教的智慧就在于它提倡的“无常”观放弃这种观测世界的根本入世目的,而是用了超世和出世的角度观感到了世界无常性的伟大意义。所以我在此提出的“集”的概念,就如物理学中提出的量子概念一样重要!因为这个集的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世界的无常,所谓的许多的随机和无序的一刹那一刹那性质的事物和现象——称之为无常的事物现象都被统一在了一个个的集的观测中,那么我们就可以打开所有的神秘世界的大门了。

    每当我们单独的一个人有了一种想法、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思维活动时,我们都习惯于认为“这就是我的想法”甚至说“这就是我一个人有的想法”自我总在极力掩饰和逃脱无常观!自我总是在极力构筑一种孤独意义与营造封闭的灵魂感觉。这些却是最错误的认识。在运用了集的概念去解释后,我们才会发现,其实在“我”的这个集内,不可能就只有“我”一个人存在着的。于个体这个“我”就是个非我的存在——有三个我的冲突关系,而于外界联系,这个“我”受了缘起境灭影响就是所有的非我!

    在上面我已经论述过了,所谓的实境就只是自我意识确立下的实境,如果没有了自我意识,实境与梦境就没有区别了的!如上面说的种种现象考察、绪如沉睡、醉酒、精神失常、濒死体验这个事实至少说明了这个世界的一种性质——也许这个世界根本上就没有所谓的实境与幻境区分,都是人的自我意识在作怪。得出了这个见解后,稍走偏一点就成了“空无主义”了的,佛教中也有许多佛子错误的就停留在了这个认识层面上,认为这个佛陀说教的空门法就指世界的空无性质。而更有后代法师据此就认为人的感官都只是一堆玩具,仅是人的自我意识玩弄感觉功能的无聊游戏,以至于得出人生荒诞的存在意义,人就只是感觉功能的奴隶。所以我在此说的世界没有实境与幻境的区别并不是指说这个世界就是个空无的世界!而是指这个世界的所谓实境与幻境是一个共同集,只是世界这个集的两面。所谓的实境与幻境它们并没有孤独封闭的性质,也没有泾渭分明的独立存在性,它们就是一个融合在了一起的,并且彼此造就,或者相互生成的集的泡泡的显现。

    上面的理论其实在古人类那里却是他们认识到并且信奉和践行着的,我只不过是给出了一个更合适现代人的自我意识去理解的周密的解释。最精彩的神话传说开始了!古人们相信人们可以拥有一种神力——无中生有!或者说意念力。在他们的观念里,所谓的实境与幻境是一体的,而达到这一体性生成关系的就叫法术,拥有者叫仙人。古人们也认识到,他们要想拥有这样的神力是何等困难!这种力量也只有神才配以拥有。

    我也得承认,我就坐在了那里,一动不动的,然后我幻想着能喝上一杯咖啡我拭过一千五百万次了,没有一次会真的出现一杯无中生有的咖啡给我喝,如果说我有过成功的一次,或者就是有一次睡着了,然后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是喝了这杯咖啡了的,在我喝时,我是没法分辨出是不是在梦境中的?然后我醒来后,它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苦查无证据。所以我肯定要停止再做这样的努力了的,不然就要被饿死!我得走出门去先工作,拿体力劳动换到十元钱,然后走到超市去购买回咖啡,还得回家烧水泡着它,然后我才能喝上它的苦香味,以此作为了经验,从此我认识到“无中生有”的事是不可能的,就算可能也是在神那里,吾不得!我再也不相信这种事了,在所谓的实境中,自我意识慢慢地训练出了这个坚定的对它的信念,然后把所谓的梦境都当做了笑谈,不再贪恋那些幻想——这也许是每个少年人走过的思想阅历道路!有很多人自此就永远抛弃了神力论,一直到死去的那天,他或者才会突然间醒悟并且后悔“我要到那里去啊”!也有很多人并没有放弃追寻神力论,不过是慢慢的被宗教所拥抱,成为了宗教人士。好似就是没见过真正的有一个人是成功了的,真正的让所有的人去证实,去让我们的自我意识确证——人真的可以无中生有!当然有一个人或者做到了的,祂就是基督教里的上帝了!叫耶稣的。不过自从爱恩斯坦的质能公式问世后,人们再次意识到所谓的物质和能量是统一的,物质就是能量,反过来说,能量可能也可以转化成物质,以至成功地解释了我们宇宙的开源!就是在一场巨大的爆炸中产生了我们所有的物质的。人们的意识力也是一种能量,为什么它就不能产生物质呢?来自科学的解释就是它的能量不够大!要想让能量转化成物质,那么这个能量要非常巨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和那个能够爆炸生成宇宙的能量接近!所以世间上不可能存在这种能量了的,除非是在另外的一个宇宙中,或者另外的一种时空模式中。要想让能量生成物质都不可能了的,还想要让这生成的物质不只是些基本粒子,而是一杯咖啡!这就更玄妙了,是故玄之又玄,就只有神话了。

    但是電影兔子洞里到底有什么却不是这样看的。它通过对量子物理学的哲学意义去解析,推论出了几个观点:一、关于量子的纠缠态推出世界具有超实联系性。换句话说,就是指信息或者有无限速度。二、关于实物场的理论可以推出精神与物质是种同构体。换句话说,就是指意念力也是一种力量,而且可能还是可以创造出宇宙的力量。三、关于时间的反演对称性,推论出我们的平直时间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回到过去或者超越未来。

    这部电影运用量子力学的思想去科学地分析了我们的感觉观念的虚无性,很有趣的事实是不可思议的“测不准原理”回想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经典物理学阶段、相对论时代、和现在的量子物理学。经典的牛顿力学是排除观测者的作用的,研究的对象似乎是总独立在观测者之外自成的系统,数学描述不考虑观测者的效应。而到了相对论,爱因斯坦弄明白了所有物理事件都应该考虑观测者的相对效应,到了量子物理学就更加确定了观测者在所有事件发生中的直接作用——我们的观测似乎就已经直接对事件或对象产生了作用。所以影片中展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观,我们没进行观测时,所有的物体可能都是处于不确定状态的,它们可能出现在任何的一个位置上,但是当我们去观测后,这个被观测的物体就被我们的意识选择确定了一个位置,用数学的波涵数可以描述成一个崩缩过程。同样的道理,平行世界的理论也被数学严密地证实了,而量子学也成为了最准确地被实验证实的理论。包括那个最著名的动物“薛定鄂的猫”展示了一个矛盾和无法按日常常识经验去理解的量子世界观。这一切无非是说明了,要么是我们错了,我们的感觉经验都是些欺骗人的自我意识的游戏,这个世界根本上就是个虚空存在着的世界,我们面临的是要彻底否定生活意义的危机。要么就是量子物理学错了!但是你得先解释它为什么能够那么精确的去成功地解释了我们的宇宙存在?那么替代理论又是什么?总之,在量子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接缝着实让人头痛。科学的发展其实也是人学的发展,到底我们人类认识这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认识人,认识自己。在这个时代,科学家被量子弄糊涂了,神学者们却更清晰了!哲学走向了宗教,一切的都似乎又来了次否定之否定。

    看了这部电影,留给我的最大疑问是“观测者的主体到底是什么?”

    在另外的一总电影物质以外的世界里给了我这么的一个答案:“安拉”它在里面说的就是我在前文开头里提出的问题,层层解剖发现人的这一观测者根本上就是纯精神上的存在体,也可以叫灵魂。而外部的所谓物质世界根本上就不是实在的。所以证明有一个最高的神在创造着这一切的发生与幻灭。

    而在兔子洞里到底有什么里没有解说这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想像一下的——先假设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个独立的观测者。那么当一个物体没有被任何一个人观测到时,它按量子性质自在着,也就是无所不在!而只有当它们被我们观察到后它才被我们确定了位置。问题是这个被我们观测到的对象的位置到底是被那一个观测者先去确定了的?而随后的观测者为什么也同时确定了先前那个观测者观测到的一样的存在位置?这些疑问归结起来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虚假性存在着的,所以根本上没有先观测到的人和后观测到的跟随者!就只有一个灵魂是实体。要么就得承认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是一个个独立自在的观测者,但是所有的物理事件都是被一个叫“真神”的主先观测到了的,所以我们其后都是在跟随者。好了!我们转了一圈又被神学包围了。

    想象一下这样的事——有一个人就站在了那里,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前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